调结构扩进口 今年外贸增速低调定位10%

发布公告時间:2013-06-29 查看量:1068
出口国值贸易软件系统等群体透漏,商务接待部高多层逐渐将2011的流动口额增涨制定目标判定为10%,且盼望进口商额增长率要快于出口国值额增长率。“按某一估测,今出入口的增长速度估计还不上10%。”该的朋友说,所选外贸、电商等等模式现在已经将扩进品量逐渐到战略性核心,己经在今上半已经施放的系列作品扩进品量方法有有机会激发全进品量增长速度快于出入口增长速度。 首要省市区的外貿增长值任务亦一起知道。本报了解,沙漠风、安徽、兰州 等出口型量值强省制订的出入库口值增长值任务也在10%范围,唯出口型量值重镇杭州不断增长值为7.3%。这几省同时济南市的貿易额总金额占公布的五成范围。前力跨境电商模式一领导说,低增长值总体目标的肩上,暗含调机构的企图,“就有将增长值低迷,才会为跨境电商机构的修正想得到区域空间”。 
事实上,这也是今全国外贸增速目标远远低于分析机构预测值的原因所在。各类分析机构通过测算,普遍将今外贸增速区间锁定在15%-20%。 
    
保守的10% 
外贸不能掉下来,但也不要大幅增长 
 
去12末,商务部分管外贸的副部长钟山在全国商务工作会议后的一场高层报告会上,就曾经明确提出中国外贸近中期的三大任务。 
 
这三重任务依次是,保持外贸的稳定增长、力求贸易基本平衡以及提升外贸发展的质量和效益。钟山还说,中国外贸的增长既要高于全球贸易总体增长水平,也要高于我国国民经济增长水平,“根据这两个‘高于’的要求,2011中国的外贸增长应保持两位数。” 
 
前述外贸系统人士解读,所谓“稳定增长”,意味着“外贸不能掉下来,但也不要大幅增长。” 
 
10%的外贸增速目标与外贸“十二五”规划初定的增长区间也吻合。根据本报早前获得的消息,正在讨论中的外贸“十二五”规划数量目标初步拟定为到2015实现贸易额4万亿美元多一些,“十二五”期间外贸增速9%-10%。 
另有接近决策层的外贸分析人士判断,考虑到外贸增长的惯性,2011进出口的实际增长区间会落在10%-15%之间。这一预测值高于商务部确定的目标值,低于分析机构普遍预测值。 
    
出口重镇转型压力 
7.3%的增长目标不仅仅是摆出调结构的姿态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经贸研究中心副主任肖鹤飞参与了广东外贸增速目标拟定的讨论。他个人的测算显示,广东2011出口额的增长区间应该在15%-20%,进口额增速略快于出口增速2-5个百分点。而当前敲定的7.3%的外贸增速目标甚至低于广东省今9%的GDP增长目标。 
 
“不论按照哪一种测算方法,7.3%的外贸增速与9%的GDP增速都对应不上,按照两者过去的弹性关系,如果外贸增速真仅有7.3%,广东今的GDP增速就只有5%-6%。”肖鹤飞说。 
 
不过前述接近决策层的分析人士却认为,广东7.3%的外贸增速目标虽然看似较低,却在意料之内。外贸的转型一定程度上正是提高一般贸易比重,引导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对于加工贸易占比过高的广东来说,转型升级的压力比其省份更大,因此增速目标也会更为保守。 
 
前述广东外贸系统官员也强调,7.3%的增长目标不仅仅是摆出调结构的姿态,低指标背后也有广东对明国际市场需求的基本判断,“外贸系统内主流的观点还是认为,2011的外需可能会弱于上一”。而加工贸易对欧美等传统市场的依赖更大。 
 
他说,调研发现,2011的外贸增长仍然面临“三座大山”——不稳定的外需形势、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以及不断上升的生产制造成本。 
 
美国玩具巨头美泰集团一位在华供应商透露,美国2010圣诞节和感恩节的销售情况还未见反馈,不过按照过往经验,“进口商们至今未见补充库存举动,很可能意味着两节的销售情况并不那么乐观。”他表示,今全的订单情况要到4、5前后才会明晰。 
 
促进口政策明晰 
各省的任务和措施还将进一步明确 
 
前述消息人士透露,如何促进口,政策方向已经明确,依照重要性排序,将首先推动装备和技术设备的进口,其次是降低资源型产品的进口关税税率,最后才是推动以奢侈品为代表的日用消费品进口降税。 
 
前述广东外贸官员介绍,“扩进口”的力度从未像今这么大,“各省都接到知会,要将增加进口作为今外贸工作的重要抓手之一。”今上半,商务部还将组织召开全国范围的扩大进口的工作会议,“各省的任务和措施还将进一步明确”。 
 
不过这一通过积极扩大进口来削减顺差的思路,也存有争议。 
 
有商务部专家指出,促进口的思路本身没有问题,不过出口和进口并非孤立存在,需警惕本身就是逆差的一般贸易出口受拖累。 
 
根据海关刚刚公布的2010贸易数据,虽然中国的贸易顺差仍然达到1831亿美元,但一般贸易项下的逆差却达到472.5亿美元,比2009增长了9.5倍。两头在外的加工贸易模式天然产生顺差,2010中国加工贸易项下顺差3229亿美元,扩大22.2%,相当于当总体顺差规模的1.76倍。 
 
上述专家认为,通过调整天然产生顺差的加工贸易,降低加工贸易比重,才是促进贸易平衡的更好路径。“中国的新优势、竞争力只会在一般贸易上体现。”他说。 
 
不过,前述消息人士说,当前加工贸易的政策思路主要是推动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也即是延长其在国内增值部分的链条,二是推动加工贸易从东南沿海向中西部梯度转移。